会议专题

血小板活化新参数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抵抗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观察血小板活化新参数平均血小板内容物浓度(MPC)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变化,进一步探讨MPC在老年ACS患者氯吡咯雷抵抗中的变化及意义.分析MPC和反映血小板活性的常用参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相关性. 方法:根据(ACS)的诊断标准及冠脉造影结果,选取老年ACS患者198例和正常对照200例,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DVIA120血液分析仪检测MPC、MPV和PLT,比较两组间的变化;198例老年ACS患者在给予氯比格雷负荷剂量300mg口服后改为维持剂量75mg/d.患者服药后第7天,采用全血电阻法(EIA)检测氯比格雷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程度.根据EIA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氯吡咯雷抵抗(CR)组和氯吡咯雷敏感(CS)组,比较两组服药前、后MPC、MPV及PLT的变化. 结果:老年ACS组服药前MPV、MPC及PLT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药前CR组与CS组MPV与MPC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CR组各项参数较服药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组服药后各项参数较服药前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MPC与MPV具有良好相关性(r=0.715);MPC差值、MPV差值及PLT差值与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结果具有负相关性(r=-0.657、-0.552、-0.513). 结论:本研究证实MPC作为一种新的血小板活化参数在老年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氯吡咯雷抵抗 平均血小板内容物浓度 临床治疗 老年患者

许宏敏 顾春刚 刘树业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国内会议

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113-117

2014-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