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胃外幽门螺杆菌感染

在发现幽门螺杆菌后的最初几年,人们发现该菌仅定植于胃型上皮,包括食管、十二指肠,Meckel憩室等区域的胃上皮化生区.但近年研究发现口腔和肠道也可能是该菌的憩息地,证据多来自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流行病学调查,但由于缺乏原位组织形态学数据,Hp在这些部位定植和繁殖乃至致病的能力尚需要更多的证据.除此之外,Hp引起的全身免疫反应还可能引起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和荨麻疹等变应原不明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机制可能是Hp菌体存在自身免疫抗原决定簇,但来自不同人群的临床研究尚存在分歧.

幽门螺杆菌 胃外感染 致病机制 流行病学

王继德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 广州 510515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第四届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消化疾病诊治临床论坛

北京

中文

63-67

2009-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