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斑马鱼胚胎毒性效应的城市再生水消毒方式比较及生态风险评价

采用生物毒性测试技术研究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经氯胺、二氧化氯、次氯酸钠、臭氧和紫外几种消毒处理后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效应差异,根据斑马鱼胚胎的毒理学反应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对消毒方式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比较几种消毒工艺出水的生物毒性发现:几乎每种化学消毒再生水暴露均使斑马鱼胚胎出现了卵黄囊异常、色素沉积减少、孵出延缓和卷尾等毒理反应,而不采用化学消毒的二沉池出水暴露则没有上述现象;不同消毒方式的再生水暴露引起斑马鱼胚胎最终死亡率增加的趋势是:二氧化氯<紫外<紫外+次氯酸钠=二沉池出水(不消毒)<氯胺=紫外+氯胺<臭氧<次氯酸钠;不同消毒方式产生的消毒副产物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影响及生态风险顺序依次是:次氯酸钠>氯胺>紫外+氯胺>紫外+次氯酸钠>紫外>二氧化氯;化学消毒剂与紫外线结合消毒可降低再生水消毒的生态风险.研究结果对于城市再生水消毒方式的选择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城市污水处理厂 再生水 消毒方式 生态风险评价 斑马鱼胚胎毒性效应

余芬芳 唐天乐 白娟娟 熊张东 唐文浩

海南大学海口市环境毒理学重点实验室,海口 570228

国内会议

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42届技术交流会

海口

中文

43-47

2014-12-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