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时不同呼气末正压水平对每搏量变异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时逐渐升高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对SVV的影响,预测心前负荷及血液动力学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10月符合2011年欧洲柏林ARDS新定义诊断标准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危重患者30例,排除入院死亡及心衰患者,最终入选8例.给予机械通气治疗,逐渐升高PEEP水平,即PEEP5mmHg,PEEP7mmHg,PEEP9.mmHg,PEEP11mmHg,PEEP 13 mmHg,PEEP 15 mmHg.入选者均给予左侧桡动脉置入动脉导管,使用Vigileo系统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标SVV及CO的值,同时记录MAP.入选者同时给予右侧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记录CVP.数据统计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结果以()表示,各组间样本比较用方差检验. 结果:①随着PEEP的变化,CO、SVV的变化均有显著差异(p<0.001),而MAP的变化未见明显差异(p=0.933).②随着PEEP的升高SVV总体呈S型升高趋势,但PEEP5与PEEP7之间、PEEP13与PEEP15之间SVV未见明显差异(p>0.05).CO随着PEEP的升高成下降趋势.③在PEEP设置13mmHg及以上时,SVV提示机体前负荷不足;PEEP11cmH2O及以上时CO提示出现心输出量降低.CVP不能准确预测前负荷变化. 结论:高水平PEEP可明显降低心脏前负荷,而SVV可作为高PEEP下心脏前负荷减少的参考指标用于指导临床液体治疗.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呼气末正压 每搏量变异度

徐腾霄 杨建中 彭鹏

830011 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三届组稿会暨第六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

杭州

中文

57-60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