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顱腦損傷中醫事型特點研究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中医证型特点. 方法:对在本院收治的70例确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于入院后24h,14天,21天对患者所表现的中医证型做出诊断,并在相应时期进行静脉采血3ml,检测出血小板计数(PLT);对病程各时期不同中医证型规律做出总结,再将各中医证型血小板均数间进行对比,比较各证型血小板计数差异,研究各证型洒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 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第14-20天),中医证型中以气血两虚证最多,共有35例,占50%;同其他证型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痰瘀互结证17例,约占24.3%,气虚血瘀证13例,约占18.6%,两者同血虚生风证相比均有差异(P<0.05),两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在第21-30天时间段内,气血两虚证仍为最多,共有40例,占57.1%,同其他证型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痰瘀互结证有13例,约占18.6%气虚血瘀证为10例,占14.3%, 血虚生风证为7例,约占10%;3者之间无差异. 结论:重型颅脑损伤中医证型分布有一定规律性,后期以气血两虚者最为多见;各证型洒外周血小板参数具有一定相关性;血小板参数对重型颅脑损伤在治疗过程中的中医辨证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重型颅脑损伤 中医证型 临床诊断 血小板参数
趙曉平 任勇濤 範小璿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407-413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