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中凝血功能的变化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ICU收治的19例MODS患者,选用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对MODS患者病情严重性和群体病员死亡风险率进行评估,观察CBP治疗前、治疗48h及治疗结束后各评分与凝血参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正常化比率(APTT-IN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C反应蛋白(CRuP)的变化,并就死亡患者与生存患者的凝血参数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结束后APACHEⅡ、MOD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患者最终死亡5例,病死率为26.3%.APTT及APTT-INR在治疗结束时达到较为理想的控制目标,APTT值(66.6±9.8)s,APTT-INR为正常对照值的(1.7±0.18)倍;D-D、CRP在治疗48h后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结束时较治疗48h进一步下降,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治疗前后的Fib值均低于生存患者(P<0.01),死亡患者APTT值在治疗后48h及治疗结束时较生存患者明显延长(P<0.01). 结论:CBP能够改善MODS患者的凝血紊乱状态,恢复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平衡;Fib的过度消耗及APTT过度延长可作为判断MODS预后的指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连续性血液净化 凝血功能 临床疗效 预后评估

马海鹰 武巧元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ICU 213003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急症专业委员会2014年大会

上海

中文

370-372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