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6-2013年广东省新发职业性皮肤病分布特点与防治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2006-2013年广东省职业性皮肤病的发病情况,提出预防控制策略. 方法:采用常规资料分析的方法,收集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中有关广东省2006-2013年新发职业性皮肤病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2006-2013年广东省共报告职业性皮肤病224例,占本省此时期新发职业病的5.92%(224/3785).男性174例(占77.68),女性50例(占22.32%).发病年龄中位数(M)为28.5岁,92.41%(207/224)的病例发病年龄<45.0岁;发病工龄M为0.2年,66.08%(148/224)的病例发病工龄<1.0年.病种分布居前3位的分别是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和职业性接触性皮炎,分别有111、42和32例,三者共占82.59%(185/224);其发病工龄从低到高依次为: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M为30.0 d)<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M为0.6年)<职业性接触性皮炎(M为1.4年).地区分布居前3位的分别为深圳市、东莞市和广州市,分别有126、51和18例,三者共占87.05%(195/224).行业分布居前3位的分别为轻工业、电子业和机械业,分别有103、61和31例,三者共占87.05%(195/224).企业分布以内资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多见. 结论:广东省职业性皮肤病发病形势不容乐观,需加强对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重点监控,防治重点应以轻工业及中小型内资企业为主.

职业性皮肤病 分布规律 工作环境 疾病防治

罗巧 黄永顺 温贤忠 刘晓勇 李禧娜 廖锡庆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300

国内会议

广东省职业健康协会第二届学术交流会

广东清远

中文

204-208

2014-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