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脑水肿动物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针对脑水肿的病因、分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应用以及脑水肿的鉴定进行综述.提出脑水肿常见的病因有感染性疾病、缺血缺氧、脑血管病等。从病理学定位的角度,脑水肿可划分为血管源性为主的细胞外脑水肿和细胞毒性为主的细胞内脑水肿两大类.由于脑水肿成因的复杂性,临床上多以混合性脑水肿常见。目前诱导动物脑水肿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大脑中动脉闭塞法,百日咳菌液诱导法,光化学法,脑出血法,脑外伤诱导法等。脑水肿是多种病因所致的一种病理状态,当临床上出现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和体征时,其病理改变己经基本形成。在动物模型中,最常用的诊断脑水肿的方法为脑含水量测定法、钠钾离子含量测定法、血-脑屏障通透性法、病理形态学检查法和核磁共振成像法等。

脑水肿 发病机制 动物模型 病理诊断

贾肖辉 殷霄 胡前胜 黄振烈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 广州 510080;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300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300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 广州 510080

国内会议

广东省职业健康协会第二届学术交流会

广东清远

中文

503-508

2014-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