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酸钙材料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纳米碳酸钙是指碳酸钙粉体至少有一维粒度控制在1~100 nm的碳酸钙分子聚合体,其粒径处于团簇分子和宏观物体交替的过渡区域。与普通碳酸钙相比,纳米碳酸钙的晶体结构和表面电子结构发生变化,产生普通碳酸钙所不具有的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里子隧道效应,在磁性、催化剂、光热阻和熔点等方面显示出优越的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造纸、涂料、油墨、日化、医药和食品等方面。通过分析碳酸钙在体内的代谢及生理功能,对纳米碳酸钙进行暴露评估;对动物实验进行一般毒性研究,呼吸系统毒性研究,遗传毒性研究,生殖发育毒性研究;对人群流行病学进行研究;对毒性机制进行探讨,提出纳米材料的暴露剂量评价指标尚未确定,接触纳米材料是否会引发特定的健康损伤尚未有报导。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人群研究,关于纳米碳酸钙材料的健康效应尚未有定论,其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鉴于此,应该尽量使用不同暴露剂量评价指标的仪器,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纳米碳酸钙现场监测,尽早建立一套实际可行的纳米碳酸钙现场暴露监测方法。此外,还应开展纳米碳酸钙接触人群职业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纳米碳酸钙材料长期吸入暴露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探讨其作用靶器官,寻找可能的生物标志物,为后续机制研究和职业接触限值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最后,把现场暴露监测和人群流行调查资料相结合,探讨两者是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纳米材料 碳酸钙 健康效应 毒理分析
梁丽红 黄振烈 黄汉林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300;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510515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300
国内会议
广东清远
中文
523-526
2014-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