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的检测方法及在神经系统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神经系统疾病的患病率稳步提升,未能完全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是药物靶点的识别和治疗策略发展的主要障碍。miRNA对脑组织发育、神经细胞的分化、突触的功能均有影响,它的异常与许多神经精神疾病的形成有关。2008年,丹麦制药公司Santaris Pharma宣布实施世界首例以miRNA为靶点的药物临床试验。在职业卫生领域,广大的劳动工人在日常工作中接触着众多的化学物,己经有很多的研究表明这些化学物具有神经毒性效应,急性或者慢性暴露引起的中毒可以引起相关的神经毒性改变,例如1, 2-二氯乙烷暴露引起的中毒性脑病,1-溴丙烷暴露引起的中枢和外周神经毒性、三氯乙烯暴露引起的中枢神经改变、正己烷暴露引起的外周神经改变、铅暴露引起的神经发育毒性等。目前对于这类化学物引起的神经毒性的中毒机制研究还不充分,对miRNA等表观遗传分子在其中毒分子机制中的作用还了解甚少。另一方面,如能将miRNA发展为有效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并作为职业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干预和临床治疗靶点,则能够有效的提升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同时降低职业性危害,减轻职业性疾病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带来的不良负面影响。
职业性神经系统疾病 非编码核糖核酸 检测方法 生化指标
曾丽海 贾肖辉 李道传 黄振烈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300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510080
国内会议
广东清远
中文
536-541
2014-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