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宅产业化的几个观点
推进住宅产业化在我国建设系统已经提出了很久,从建设部1996年发布《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大纲》算起,至今已经18年.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上涨.在北京,现在建筑公司聘用1个合格的技工每天大约要支付600元工资,聘用壮工(力工)每天的工资也要200元至300元,即便这样有时也很难招聘到愿意从事这份工作的人员.年轻人往往宁愿到工厂拿每月三四千元的工资,也不愿到建筑工地去挣那份万元左右的月薪.由此可以判断,住宅产业化大发展的时机已经来到了.笔者提出,住宅产业化并不等于PC化。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推进住宅产业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这些年中国住宅产业化在许多环节上取得了明显进步,住宅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想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就需要主动拆除设置的市场壁垒。目前中国住宅品质还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为此还需要在提升住宅品质方面做出很大努力。推进产业化不要搞运动式的全行业动员、遍地开花,而应重点扶持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现在许多城市很重视推进住宅产业化。
住宅建筑 产业化进程 市场环境 成本控制 质量管理
童悦仲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
国内会议
辽宁营口
中文
9-12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