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他汀类药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从临床循证证据到分子机制

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他汀类药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该类药物通过多效性机制,在降胆固醇以外,发挥抗炎、抗氧化、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影响血管生成、抑制心脏肥厚和左室重构、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等作用,甚至直接影响细胞膜离子通道功能,从而改善心肌细胞生存环境、提高心肌细胞电稳定性,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已有的临床实验证据显示他汀对继发性心房颤动和特发性心房颤动、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和非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抑制作用.但亦有部分研究显示他汀并不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此有待更多的前瞻性、双盲、随机设计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和深入的基础研究进一步明确他汀抗心律失常作用.

他汀类药 抗心律失常作用 分子机制 临床循证证据

边波 孙跃民 万征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病中心 天津 300052

国内会议

2014面向基层心律失常的规范化及心血管疑难重症专题会议

兰州

中文

79-83

2014-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