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益气方药长期应用对心梗后心衰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时相性变化的研究
目的:比较温阳、益气两类药物不同用药时间点对心力衰竭大鼠血浆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的影响,明确其长期应用不同用药时间点时各指标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及选择用药周期提供部分实验依据. 方法:共3个批次动物,均采用冠脉结扎法造成心梗后心衰动物模型,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分为模型组、温阳(附子、肉桂干浸膏)组、益气(人参、黄芪干浸膏)组、温阳+益气(附子、肉桂干浸膏:人参、黄芪干浸膏=1:1)组、卡托普利组、地高辛组,每组6只,另设一假手术组.心梗手术后第二天开始给予药物干预治疗,每日灌胃1次,3个批次实验大鼠分别药物干预1、2、4周后腹主动脉取血,放免法检测血浆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 结果:药物干预1周及2周大鼠血液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各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益气组、温阳+益气组、卡托普利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温阳组与模型组比较,血管紧张素Ⅱ、肾素、醛固酮测定绝对值虽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地高辛组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药物干预4周大鼠血液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各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温阳组、益气组、温阳+益气组、卡托普利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地高辛组与模型组无差异. 结论:温阳药物抑制血液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过度激活的作用较益气药物弱,并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益气及温阳药物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过度激活的作用逐渐增强.
心力衰竭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含量 温阳方药 益气方药 疗效评价
韩丽华 王振涛 柴松波 邢国辉 王洪兴
河南省中医院 洛阳市第一中医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7-42
2014-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