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因子在硝酸甘油偏头痛模型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表达的意义
目的:研究炎性因子NF-κB,COX-2在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PAG)的表达,分析其与偏头痛模型大鼠行为症状学及该区域(PAG) 5-HT的表达的关系,探讨炎性因子在偏头痛发病中的可能机制. 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组:空白对照组、偏头痛模型组,每组各10只大鼠.偏头痛模型组大鼠颈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复制偏头痛模型大鼠,每隔天1次,连续5次,空白对照组大鼠均颈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2ml,隔1天注射1次,一共5次.第5次造模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PAG区NF-κB COX-2和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 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AG)区NF-κB、COX-2表达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AG)区5-HT表达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NF-κB COX-2和5-HT参与了偏头痛发病过程;NF-κB和COX-2诱导的炎症反应导致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神经元功能发生障碍抑制5-HT合成可能是偏头痛发病途径之一.
偏头痛 发病机制 炎性因子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表达机理
詹剑 杨丽 易桂标 罗国标 张中菊
遵义医学院神经内科 遵义医学院 贵州省黔南州医院神经内科 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7-11
2014-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