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理化所电子与放射性核素散射装置
为了精确测量放射性核素原子核的内部结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颖的制作放射性核素靶的方法,使电子与放射性核素散射实验成为可能.该方法主要利用电子储存环中的”离子束缚”现象,使得从外部离子源注入的放射性核素离子被束缚在电子存储环中,形成放射性核素靶并进而与电子束发生散射.电子与放射性核素散射装置于2009年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开始建造,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电子束产生装置;(2)电子存储环;(3)放射性核素生成与分离装置.目前除放射性核素生成装置仍然在建设中,其余部分已于2010年建造完成,并利用稳定原子核133Cs和132Xe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电子束流强度约为200mA时,散射实验的亮度可达约1027 cm-2.s-1.
放射性核素原子核 结构特征 散射装置 电子储存环 离子束缚
王硕
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 山东省光学天文与日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 威海 264209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5
2013-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