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基辅罗斯、莫斯科罗斯到彼得堡罗斯:俄国政治体制的演变

俄国政治体制从基辅罗斯时期演变到18世纪初,可以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基辅罗斯的”维彻君主制”;2)莫斯科罗斯的”波雅尔杜马和缙绅会议君主制”:3)彼得堡罗斯的绝对君主制.俄国的”专制君主制”(самодержавие),既不同于东方的”独裁君主制”(деспотизм),也不同于西方的”绝对君主制”(абсоотизм),而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在俄国,”专制君主制”是一个长时期的历史现象,而”绝对君主制”只是这个长时期之内的一个时代.俄国专制君主制是金帐汗国的传统、拜占庭的遗产、东北罗斯的地理环境三方面因素合力的结果.从伊凡三世自称”专制君主”起,俄国的专制君主制经历了波雅尔杜马和缙绅会议君主制的发展,到彼得一世时确立了绝对君主制.16-17世纪沙皇专制权力的加强主要体现为中央衙门机构的完善,其基础则依靠的是军事服役阶层(服役贵族)及其封地制(土地国有制).但不能把俄国政治体制的演变看作专制政体的直线式发展,其间还存在着其他选择的可能性.

政治体制 基辅罗斯 莫斯科罗斯 彼得堡罗斯 历史演变 俄罗斯

曹维安 周厚琴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七届学术年会暨吴于厪学术思想研讨会

武汉

中文

21-33

2013-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