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的”夷夏之辨”和民族国家认同
辛亥革命时期,民族国家认同问题由于关联到根本政治道路之争,即”排满建国”还是”合满建国”的问题,因而受到政、学两界的共同关注.在这方面,不同立场的学者和政治人物各有其主张,而且截然对立.他们的主张,既反映了中国固有的”夷夏之辨”观念,又有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中西交汇的特色.从历史进程看,革命派强调种族之别的民族国家认同和相应的现实策略确有立竿见影之效,但显然不利于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整体的长远发展,所以一当清朝覆灭民国建立,革命党人便放弃了基于种族之别的民族国家认同理念,转而倡导“五族共和”,认同“中华民族”。
辛亥革命时期 夷夏辩论观念 国家认同 民族主义
李帆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76-379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