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危险因险因素对于防止冠心病的发生,有明显效果,但有50%的患者缺乏上述因素,因此寻找新的危险因素,可以提高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的新认识.大量的研究认为,在与冠心病有关的诸多因素中,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密度高而颗粒小的LDL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更为显著.sd-LDL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超重,家族史等,但是这些危险因素只能预测50%冠心病疾病进展的危险性。临床上可见许多患者胆固醇在正常范围但其仍患病,还有许多患者使用药物使胆固醇降到正常范围但其仍发病,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来评估这些患者的危险性就意义不大,是否这些患者LDL虽然在正常范围,但是LDL的质发生了变化,其颗粒变小有关系。探讨sd-LDL代谢机制与C反应蛋白、肝脂酶、脂蛋白脂酶、PCSK9的关系对冠心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所以sd-LDL的增多对这些人发病有待研究,期待其成为预测冠心病的一个新指标。今后,对sd-LDL的研究必将为心血管病病因探讨及诊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 发病机制 临床观察
肖传实 张小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国内会议
第七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河北省心血管病学2014年会暨第三届经前臂(桡/尺)动脉微创化冠脉介入治疗国际论坛
石家庄
中文
37-39
2014-1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