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内联合应用山莨菪碱与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影响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冠脉内联合应用山莨菪碱与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血栓负荷重的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心肌灌注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方法:入选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住我院的发病12小时内,符合ACC/AHA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指南定义,并经冠脉造影证实存在血栓病变,血栓积分大于2的患者共94例.所有患者均经常规、充分的术前准备(吸氧、心电监测及充分的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明确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应用校正的TIMI(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帧数(CTFC)评价冠脉微循环.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替罗非班组,46例)及B组(替罗非班联合山莨菪碱组,48例). 结果:在基线资料方面,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发病再通时间、梗死相关血管、基础用药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1、血栓负荷重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联合应用山蓖蓉碱与替罗非班较单用替罗非班相比能增加冠脉内灌注压,改善直接PCI术后的微循环灌注,进而改善患者心功能。2、冠状动脉内联合应用山食若碱与替罗非班能够有效预防再灌注心律失常及减少再灌注低血压的发生。3、与单独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相比,冠状动脉内联合应用山蓖蓉碱与替罗非班有可能减少心脏不良事件(MACEs)的发生,但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 再灌注心律失常 山莨菪碱 盐酸替罗非班 安全性评价
傅向华 贾海燕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国内会议
第七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河北省心血管病学2014年会暨第三届经前臂(桡/尺)动脉微创化冠脉介入治疗国际论坛
石家庄
中文
187-188
2014-1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