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气管插管患者的非语言性沟通与舒适护理

气管插管是临床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复苏的有效抢救措施.插管后患者由于语言交流障碍,导致需求难以表达,引发许多痛苦和不适,护士通过与患者的非语言沟通,可了解气管插管患者的需求,并将舒适理论应用于患者的护理实践中,以最大限度弥补气管插管给患者带来的不适.一般情况下,机械通气患者需要2W-4W时间才能从心理和生理上逐渐适应,为了促进患者适应机械通气的治疗,护士应在插管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插管后导致的一些问题,如声音消失,无法自行排痰等,并解释和安慰家属这些问题是暂时的,拔管后一切功能恢复,插管期间可采用简单易理解的方式如非语言交流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护士应积极满足其需求,护士还可以适时向患者提供有意义的信息,使患者得到医务人员、亲戚朋友及单位领导的共同心理支持,可使患者身心舒适,增强了患者的安全感、被尊重感,进而积极主动治疗和护理。同时,为患者提供安静的治疗患者、舒适的靠背、治疗性触摸、人性化服务,使患者真正体验生理和心理的最大舒适。

气管插管患者 非语言性沟通 舒适护理 临床实践

高维

解放军第252医院心血管中心 全军老年心血管中心 CCU

国内会议

第七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河北省心血管病学2014年会暨第三届经前臂(桡/尺)动脉微创化冠脉介入治疗国际论坛

石家庄

中文

377-378

2014-1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