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社交应激诱导C57BL/6小鼠抑郁模型的建立及行为学评价

目的:采用社交应激方式诱导C57小鼠建立抑郁模型,并采用多种行为学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价,以验证模型可靠性. 方法:将20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正常组,10只)和应激模型组(模型组,10只),正常组未予干预措施;模型组每天给予社交应激,连续10天,社交应激结束后对两组小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分别采用社交接触实验、高架十字实验和悬尾实验对其进行行为学评价,评估抑郁模型可靠性. 结果:社交接触实验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在社交区停留时间短(p<0.05),在角落区停留时间长(p<0.05),CD1出现后,在社交区停留时间较CD1未出现时缩短(P<0.05),在角落区停留时间延长,两组在运动距离上未见明显差异(p>0.05);高架十字实验显示,模型组进入开放臂、闭合臂及高架十字总进入次数方面明显少于正常组(P<0.05);开放臂进入次数比低于正常组(P<0.05);在悬尾实验中,模型小鼠在悬尾实验4分钟内不动时间较正常组小鼠相比明显延长(P<0.05). 结论:社交应激诱导C57小鼠建立社交应激性抑郁模型较为可靠.

抑郁动物模型 社交应激诱导 行为学评价

李密辉 吴晓 魏颖 董竞成

国内会议

第三届民族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国际学术大会暨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西宁

中文

276-280

2014-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