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历代白术临床用量评述

目的:总结白术从两汉至今2000多年的临床用量特点,对白术临床用量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建立历代白术剂量数据库,选取各朝代最具代表的医学著作,将含白术方剂的方名、总药量、白术药量、整方药味数、加水量、服法等逐一录入.统计白术出现的频次、最常用量、常用量上限、常用量下限、最大用量、最小用量、平均用量.结合文献分析历代白术用量特点. 结果:从汉至唐,白术的常用量范围有所变小,然其平均用量基本不变,且其最常用量呈上升趋势,剂量范围明显增大.从唐至宋金元时期,白术用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并且变化较大.在宋金元期间用量基本保持小剂量的特点.当代白术的用量延续着明清时期的特点,依然以小剂量为特点,但当今医家亦不乏大剂量使用白术者. 结论:从古至今,白术的临床用量一直较大.白术大剂量使用,偏于取其苦温燥湿之意.小剂量使用偏于取其甘温益气之旨,轻清外浮以助表阳.

白术 临床用量 药理作用

张林 杨映映 傅延龄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100029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方药量效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国际方药量效关系与合理应用研讨会

北京

中文

62-70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