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类案三部中《伤寒论》热利三方案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伤寒论》热利三方在名医类案三部中的案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各自的方证特点及使用策略,为三方的临床合理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名医类案三部中,以葛根芩连汤、黄芩汤或白头翁汤为主方的临床医案为研究对象,建立三方案例数据库,分别就三方各自的病因、主病、主证、症状,及用量、配伍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相类:三方主治均为热性下利,并均以温热邪气外感、内伏为主要病因,临床均可见泻下急迫,肛门灼热等热利症状,并以清热祛湿止利为基本治则,临床常根据具体病情加味配伍以强化全方疗效.相异:葛根芩连汤证多在气分,可由外感病证误下,表邪入里而成表里同病者,症见下利兼恶风、发热等,临床治疗可辅以解表之品.黄芩汤证可及血分,其证常以气机郁滞为重,而可见默默不欲饮食等少阳枢机不利表现,故治疗上也多加用理气行滞之品.白头翁汤证热毒最甚,且易化燥,病入血分而多见便下脓血,组方常配伍清热凉血之品.在药量方面,对于病重势急者,除甘草外,各药味均有对证大剂量应用者. 结论:三方方证同中有异,临床需明辨主证以鉴别选用,并根据具体病情、病势及兼证予以配伍及施量.
热利三方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伤寒论》
王倩 傅延龄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北京,100029,中国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方药量效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国际方药量效关系与合理应用研讨会
北京
中文
78-89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