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一花一世界”角度简述中医药性理论

中医药性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过程中,以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根据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其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以及功效等.每一味中药都有自身特定的药性特点,然而,从微观角度来讲,中药本身是一个整体,这由于中药大多取自于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其药效成分是复杂多样,与化学提纯药品的单一不同,每一药效成分都包含着自身拥有的药性属性,这使中药呈现药性的”双向性”及”多向性”,一种中药,或者源于同一植物、不同部位的中药的药性具有双向性及多向性,在临床应用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使得相互矛盾的病情能够得到缓解。在临证过程中,可从剂量、炮制、配伍等方面灵活地运用中药,以达到多重的临床效果。然而,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的原理是复杂的,尚有待深入探讨。

中医学 药性理论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逄冰 穆兰澄 王涵 顾成娟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方药量效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国际方药量效关系与合理应用研讨会

北京

中文

377-384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