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剂牵正散治疗重度周围性面瘫验案一则
中医周围性面瘫有轻、中、重度之分,与西医面神经麻痹之急性、恢复、后遗症期相对应,主要以”口眼歪斜”为特征.”牵正散”乃宋代医家杨倓专为治疗该病所创制的名方,历代医家用之,多有良效;然对重度患者常收效甚微.是方不治重?还是量不到位?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用重剂牵正散治疗重度周围性面瘫,牵正散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主症“口眼歪斜”重症时,不必拘于传统用量,及服法,而应探索新的剂量和煎服法。经治该例(实则数十例)的实践证明,1:1:4的剂量比,较合适。10:10:50为最小有效量;30:30:120为最佳治疗量;50:50:200为最大有效量。此研究为牵正散在治疗周围性面瘫重症时提供了较为珍贵的量效参考指标.
重度周围性面瘫 重剂牵正散 用药剂量 临床疗效
杨仁坤
贵州省绥阳县绥阳杨仁坤中医诊所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方药量效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国际方药量效关系与合理应用研讨会
北京
中文
447-449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