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化合物对干细胞膜片功能的体内外研究
目的:探讨小分子化合物(阿司匹林Aspirin、蛇床子素Osthol)对体外培养人的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和颌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aw of bone marrow rnesenchymal stem cells,JBMMSCs)膜片性能的影响及体内组织再生能力的研究. 方法:利用组织贴壁法从人牙周膜及颌骨中分别分离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BMMSCs)并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在细胞膜片形成的不同阶段(前、后、整个过程)加入小分子化合物(阿司匹林Aspirin、蛇床子素Osthol)刺激,在膜片水平通过HE染色和扫描电镜检测膜片的性能,成膜后成骨诱导,分别通过ALP染色、茜素红染色、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其骨相关的变化;并验证其在裸鼠体内的再生效果. 结果:成功的培养并鉴定了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BMMSCs);在膜片形成的不同阶段加入化合物的刺激,细胞的增殖和骨向分化能力都有所提高,但在前期加入效果更明显。 结论:在膜片形成的前期加入小分子化合物刺激,可以明显的促进细胞膜片的形成及其骨向分化能力。
干细胞膜片 小分子化合物 体外培养 体内再生
安莹 高丽娜 李蓓 陈发明 金岩
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研发中心,西安市长乐西路145号 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黏膜病科,西安市长乐西路145号 710032 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研发中心,西安市长乐西路145号 710032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黏膜病科,西安市长乐西路145号 710032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359-360
2013-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