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客的食物:餐桌伦理结构中的张力叙事
”好客”作为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交流活动,自古以来就是社会伦理和社会秩序的组成部分,并形成了特殊的结构张力.然而,中西方在”好客”叙事中呈现了巨大的差异.在中国,”请客吃饭”是”好客”的一种基本而普遍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与传统的农业伦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现代旅游活动中,饮食依然成为”好客”的集中表达,却也产生了新的语义.在介绍好客的语义表述的基础上,本文以”好客的食物”为题讨论”好客中国”在现代旅游中的作用与价值,分析了中国食物中的权力关系,指出中国的现代旅游本质上说是西方社会馈赠的一个礼物,是全球化经济的一个“最大产业”的缩影,也是现代商业社会规约下的行业。作为社会语境下的表述,“好客”行为甚至“好客产业”在很短的时间内悄然进人中国,并与传统中国的农业传统的“好客伦理”相结合,出现各式各样的“好客”变体和语义,值得深人研究。
旅游业 好客行为 伦理结构 饮食文化
彭兆荣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30-39
2012-05-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