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東晉末年的沙門不敬王者之諍

本文首先细读《弘明集》所收桓玄与慧远等人辩论的原始材料,考证事件始末并检讨佛教史书的叙述方式,揭示慧远和桓玄从默契到紧张的微妙关系,以及东晋朝野对沙汰沙门和沙门不敬王者两事的态度.然后考察桓玄、王谧、慧远三方立论的依据.桓玄将君主抬高为自然的代理人,提出新君权说,王谧以师道为佛教辩护,二者辩论仍局限于玄学范围之内.慧远以神不灭理解涅盘,将”自然”归为因缘宿构,提出”求宗不顺化”,显示出玄佛分途的趋势.最后,本文指出,这一趋势和晋宋之际佛教的转型——即寺院主义的兴起有关.佛教摆脱玄学清谈,转而与本土经学传统结合,研寻原典.

玄学 慧远 桓玄 沙汰沙门 沙门不敬王者 东晋时期

陳志遠

北京大學 歷史學系

国内会议

中国中古(中世)社会诸形态中日研究生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59-73

2011-12-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