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北朝時期源自佛教用語的人名與當時的社會

在南北朝时期的史料中,散见”菩萨”、”罗汉”等从佛教语而来的名或字.那些人并非僧侣.这一时代的人名,为何背中国本来之习惯而使用佛教语呢?此研究努力把握当时与佛教语相似的人名之实态,以此作为与南北朝时代及佛教相关之考察的线索.前人研究中,没有出自正史的例子,也没有对出处和本贯的归纳.将这些全部抽出、整理并列表,数量高达约1100名.为分析人名的特征,特别列表统计出姓氏、出身籍贯、尤其是南北朝佛教语的音译和意译,可以看出以下诸特征:1.佛教传入的晋至唐时期,佛教语的人名很多.2.北朝与南朝的倾向不同,北朝音译、而南朝汉译的佛教语很多.3.佛教语的人名较多的和没有佛教语名的氏族都存在.其数量存在不同,而且,并不与氏族佛教信仰深入的器度成比例.4.也有未被用於人名中的佛教语. ”释迦”、”如来”等开悟後佛陀自称的名,”弥勒”也属于这种情况.由此,对于佛教语人名在南北朝时期增多的情况,不能断言是由于佛教的广泛传播而使佛教语的人名流行或佛教信仰本身造成的.

佛教语 人名特征 宗教信仰 南北朝时代

田中由起子

明治大学 文學部

国内会议

中国中古(中世)社会诸形态中日研究生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92-97

2011-12-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