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崔民幹事蹟與《貞觀氏族志》--以《崔幹(崔民幹)墓誌》的考察為中心

唐·贞观6年(632),太宗认吏部尚书高士廉编纂《贞观氏族志》,评定各氏族等第.书中以皇室列入第三等,以山东士族博陵崔民干,列入第一等.太宗仍不满意,根据唐朝的官品的高下修改门第.结果,崔民干降为第三等.有关这个事件,内藤湖南先生·陈寅恪先生,论述门第的社会的声望优越皇帝·国家的权威.陈先生,更加论述,太宗的氏族政策是为了压制山东士族的政策,关陇集团独占唐初政权中枢部,那个背景,有唐室作为代表西魏·北周系的关陇集团和东魏·北齐系的山东士族的对立的构造.如上述,从太宗的氏族政策讨论唐初政权的性格的时候,考察崔民干的门第被降格的背景是关键.于是,关注新出《崔干(崔民干)墓志》(永徽元年(650)2月刻),崔民干的事迹复元,指出门第降格的同时崔民干被降职.踏这个事,有关太宗的氏族政策,尝试新的解释.

氏族政策 崔民干事迹 门第降格 《贞观氏族志》 《崔干(崔民干)墓志》 政治权利 唐代

堀井裕之

明治大學 文學部

国内会议

中国中古(中世)社会诸形态中日研究生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98-107

2011-12-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