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科学传播理论研究新探

科学传播理论是推动科普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智识支撑.长期以来,我国在科学传播理论方面缺乏规范和系统的研究.为规范科学传播理论的研究内容以及探寻科学传播理论的系统构架,从大众传播学、心理分析、科学文化和信息论视角,通过文献分析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对科学传播的主体、受众、客体以及传播方式进行考察,发现科学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忽视女性科学传播主体的作用,忽略受众心理抵制科学倾向和误解科学传播客体形象的问题,存在对科学传播方式实际效果和作用机制不够重视的问题.

科学传播理论 系统构架 女性主体 受众心理 客体形象

孙红霞 任嵘嵘

中国科普研究所,北京 100081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国内会议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17-122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