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公民科学素质基本标准的框架结构

从理念上说,编制《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本标准》应当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具有广阔视域的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应当充分借鉴美国”2061计划”为先导的发达国家科学素质主题活动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应当认同世纪之交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世界科学大会”为代表的国际社会最新倡导的广义科学观念.从结构上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本标准》的内容应当完整地覆盖科学学、数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哲学、工程技术和发展学这九大科学部类,以确保中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从而为中华民族全面占领21世纪全球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制高点而培养出亿万创新人才.

公民科学素质 评价标准 框架结构 人才培养

许志峰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国内会议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96-301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