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癌症患者死亡前6个月治疗情况的调查

目的:调查癌症患者死亡前6个月的治疗情况,为组建经培训的多学科姑息治疗小组,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临终关怀支持,避免终末期癌症患者过度治疗和不必要的有创抢救.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ICU和肿瘤中心死亡的癌症患者(分别为55例和161例)死亡前6个月的治疗情况进行了一项回顾性调查,调查项目包括患者死亡前6个月/3个月/1个月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死亡前3个月/1个月/2周是否接受放疗/化疗、死亡前3个月接受化疗的情况(化疗药物种类及周期数)、死亡前1个月/2周是否接受靶向治疗、死亡当天是否接受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电除颤/胸外按压/是否选择不复苏治疗、死亡前1个月是否接受血液制品/放置引流管/有创性检查,通过卡方检验比较ICU和肿瘤中心癌症患者在各项目间的差异. 结果:ICU和肿瘤中心中,男性癌症患者均较女性多,且均以晚期癌症患者居多.将癌症患者死亡前6个月/3个月/1个月接受手术的情况和死亡前6个月接受放疗、化疗的情况进行卡方比较(P<0.0001),发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调查显示,小部分患者在死亡前1个月仍在接受化疗、靶向治疗,且越临近死亡,化疗强度越弱.那些临终时拒绝有创抢救、胸外按压以及放弃抢救的癌症患者,在肿瘤中心分别占31.68%、19.88%和6.83%,而在ICU仅为3.64%、5.45%和5.45%.在ICU中,癌症患者死亡前1个月输注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冷沉淀、血浆(白蛋白除外)以及各种穿刺和腔镜检查的比例都明显高于肿瘤中心的患者. 结论:肿瘤中心的患者对临终时拒绝有创抢救的接受度更高,但仍存在过度医疗的现象;在癌症治疗早期介入姑息治疗并在患者终末期给予临终关怀,可以避免过度治疗和不必要的有创抢救,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

癌症患者 临终关怀 临床治疗 有创抢救

饶洁 付强 吴前胜 于世英

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

国内会议

2014第十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

上海

中文

80-85

2014-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