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胃癌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目的:总结近年来有关晚期胃癌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方法:应用Pubmed和CNKI数据库检索系统,以”晚期胃癌、一线化疗、二线化疗、分子靶向治疗”作为关键词,检索2006-01至2014-04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晚期胃癌一线化疗临床研究进展;2)晚期胃癌二线化疗临床研究进展;3)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纳入符合分析的文献41篇。 结果:对于不可切除的晚期胃癌患者,目前公认应采取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但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21世纪以来,紫杉类、氟尿嘧啶口服制剂、三代铂类、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等新药在晚期胃癌患者一线治疗中显示出了疗效,改善患者的远期生存和生活质量。二线化疗能给晚期胃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紫衫醇和伊立替康均可作为晚期胃癌二线化疗的选择。研究表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磷酸化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的过表达与胃癌预后较差相关。近年来多项随机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对针对上述分子靶点的药物(曲妥珠单抗、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拉帕替尼、贝伐单抗、Ramucirumab、依维莫司)治疗晚期胃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结论:一线和二线化疗均能给晚期胃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靶向药物探索性应用于晚期胃癌的姑息治疗,为胃癌治疗提供了新的前景。
晚期胃癌 化学疗法 分子靶向治疗 临床疗效
王文娜 罗健
100021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32-138
2014-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