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手术盆底功能恢复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手术(阴式子宫全切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术后盆底功能恢复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34例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Q Ⅲ和Ⅵ度)患者(研究组),与同期19例传统手术的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围手术期情况、POP-Q指示点分值等,利用法国杉山公司的PHNIX USB 8盆底功能诊断治疗仪对2组患者盆底功能进行生物电生理评估. 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但术后保留导尿时间、住院天数2组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2组自身POP-Q指示点术前、术后测量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后各指示点数值相比较,仅TV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盆底肌肌电位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盆底肌力、肌张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Prolift盆底重建术纠正子宫脱垂解剖恢复率高,更好地恢复盆底肌肉功能,优于传统手术.

盆腔器官脱垂 Prolift盆底重建术 阴式子宫全切 阴道前后壁修补手术 盆底功能 临床疗效

赵芳 王建六 杨欣 孙秀丽

北京大学积水潭医院妇产科 100030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

国内会议

第十届北京大学女性盆底重建与微创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95-299

2014-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