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联合多种微创技术治疗下肢急性动脉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联合多种微创技术在治疗下肢急性动脉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8例(88条肢体)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A组);42例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联合多种微创技术(B组),于术后分别观察两组的死亡率、截肢率、MMS(肌病肾病代谢性综合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术前、术后的ABI(踝-肱指数)、足趾SO2(血氧饱和度)、足部皮温等6项临床指标. 结果:术后死亡率A组13.1% (6/46)高于B组4.76% (2/42)(p<0.05);截肢率A组17.39% (8/46)较B组7.14% (3/42)显著(p<0.05);MMS发生率A组26.09% (12/46)较B组14.29% (6/42)显著(p<0.05);术前、术后ABI、足趾SO2、足部皮温A组与B组组间比较及术后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联合多种微创技术以其手术微创性及治疗的有效性等特点可作为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之一.

下肢急性动脉缺血 微创手术 介入技术 临床应用 疗效评价

李国剑 杨镛 杨国凯 万嘉 马振桓 陆平 杜玲娟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650021

国内会议

云南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云南省医院协会血管医学管理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云南大理

中文

19-25

2014-04-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