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手术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引流液分离阳性率与SSIs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手术采用不同手术方式与易感菌株细菌分布的相关性;以及术后SSIs发生与易感菌株关系. 方法:采集本院164例确诊为大肠癌手术患者的癌旁粘膜、术毕前腹腔液、术后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按美国临床和实验标准化研究所(临床和实验标准化研究所,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制定指导原则进行结果判断.并用SPSS 13.0软件,通过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Logistic回归、关联性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其相应的手术部位、手术方式与易感菌株、术后SSIs发生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结直肠癌手术从组织粘膜、腹腔液、引流液各组分离菌株的菌种分布有关联性(P<0.05),分离细菌以G-菌为主.四组手术方式中的引流液细菌分离阳性率不全相同(P=0.031),以Dixon”s术分离阳性率最高,达70%(42/60例)、手术引流液分离细菌阳性与引流管留置天数有显著差异(P<0.05),SSIs发生率为6%(10/164例),Dixon”s术占70%(7/10例)其样本分离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SSIs发生与引流管留置天数有关(P<0.05,OR=1.269),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Dixon”s术引流液细菌分离阳性率与术后SSIs相关联(P<0.05). 结论:不同手术部位易感菌株来源主要为大肠埃希菌为代表的G-菌,结直肠癌手术方式与易感菌株引起术后SSIs存在一定关系.
结直肠癌 手术治疗 易感菌株 引流液分离阳性率 相关性分析
魏雪 潘莹 刘庆 林子超 黄红兵 刘韬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 广州 510060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03-109
2014-0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