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帕金森病患者发声运动的听觉反馈调控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帕金森患者对听觉反馈基频扰动刺激所产生的声学响应,研究其利用听觉反馈对发声运动进行调控的机制,探讨听觉反馈的处理与发声运动的调整之间的整合机制,为治疗帕金森病患者运动性言语障碍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利用听觉反馈扰动技术,对分别对15名帕金森病患者及正常受试者的发声基频进行3个幅度(50cents、100cents、200cents)、两个方向(向上、向下)、持续时间为200ms的人为干扰.提取并分析比较帕金森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声学响应的幅度、潜伏期、峰值时间,以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发声运动的听觉反馈调控机制. 结果:帕金森病患者比正常人群对听觉反馈扰动刺激产生更大幅度的声学响应.其发声基频基线的变化率要比正常对照组的大,且发声基频基线变化率与响应幅度呈正相关,即发声基频基线变化率越大,响应幅度越大. 结论:帕金森病患者由于基底节功能受损,本体感觉的功能和前馈功能减弱,致使中枢神经系统过度依赖于听觉反馈功能对发声运动进行调节,对自己发声信息的改变更为敏感,导致为维持发声能在预定水平所产生的补偿更大.利用帕金森患者对听觉反馈的依赖性,有助于改善其言语障碍.

帕金森病 发声运动 听觉反馈 调控机制

朱小霞 陈曦 陈玲 李伟峰 陈兆聪 刘汉军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康复医学科 广州市天河区员村二横路26号 510655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58号 510080

国内会议

2013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届康复治疗学术年会

兰州

中文

664-671

2013-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