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康复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导致人类死亡、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国内,曾以传统手法训练为主实施的康复治疗现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研究表明,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依赖于早期干预,并具备高强度、针对性、重复性和能够及时提供反馈信息的治疗模式。然而徒手康复训练不能达到这些要求,顺应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具有以上特点的新康复技术开始出现并被应用于神经康复领域,虚拟现实技术(VR)与机器人、脑机接口、远程康复等成为七项神经康复新的治疗手段。研究指出,对于卒中后患肢的处理方式,不干预或者用健侧肢体进行代偿都将引起患侧肢体利用不充分,长期废用的结果会导致该侧肢体大脑皮层区域受到抑制并进而影响未来患肢的控制。虽然神经康复技术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但是其机制的研究较少。Sung H.等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对患者进行训练,同时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利用fMRI成像技术研究神经可塑性与运动功能恢复的关联,影像学资料变化提示受损的大脑皮层运动区在VR训练后被激活。几种专用于上肢康复的VR系统已经完成开发并在全世界通过各种治疗方法和要求的检测。包括触觉训练系统、手和手指训练系统、手臂训练系统以及混合训练系统等。
脑卒中 虚拟现实技术 上肢功能康复 临床应用
陶英霞 屈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707-709
2013-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