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疗法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镜像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ISIWeb of Knowledge、OVI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镜像疗法改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检索已纳入义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2年4月.由2名独立的研究人员依据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方法,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估及资料提取,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合并分析.统计分析采用RevMan 5.1软件和GRADEprofiler 3.6软件. 结果:共纳入9个RCT.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镜像疗法训练4周后,脑卒中患者的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上肢部分评分与无视觉反馈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46,95%CI(-11.61,10.69)”;镜像疗法训练6周后,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动作研究量表评分与无视觉反馈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73,95%CI(-5.02,6.47)”;镜像疗法训练4周后及随访6月时,脑卒中患者的Brunnstrom手功能评分与无视觉反馈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95%CI)的值分别为0.61(0.15,1.07),0.92(0.09,1.74)”;镜像疗法训练4周后,脑卒中患者的改良痉挛评价量表评分与无视觉反馈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26,95%CI(-0.55,0.22)”,但随访6月时,脑卒中患者的改良痉挛评价量表评分与无视觉反馈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30,95%CI(-0.56,-0.04)”;镜像疗法训练4周后及随访6月时,脑卒中患者的功能独立评定自我照顾部分评分与无视觉反馈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95%CI)的值分别为4.81(2.74,6.87),8.67(3.50,13.83)”;镜像疗法训练4周后,脑率中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与无视觉反馈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4.29,95%CI(-6.60,-1.98)”.依据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结局指标治疗4周时的Brunnstrom手功能评分的质量属于中等质量,随访6月时的Brunnstrom手功能评分及随访6月时的改良痉挛评价量表评分的质量属于低质量,治疗4周时及随访6月时的功能独立评定自我照顾部分评分和治疗4周时的Barthel指数评分的质量属于极低质量. 结论:现有资料显示,镜像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较无视觉反馈疗法更有效地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但由于纳入研究量少,文献质量不高,且研究对象样本量小,功能评估方法差异大及结局指标评估时间不一致,故仍需开展大样本量、多中心、实验设计更完善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
脑卒中 上肢功能障碍 镜像疗法 康复疗效 系统评价
岳雨珊 黄杰 朱毅 李忠汗 张文毅 朱黎婷 王旭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726-742
2013-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