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诊治新进展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从妊娠到新生儿期之间各种原因而致的脑的非进行性病变为基础,形成永久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其症状在2岁前出现.但进行性疾病所致和一过性运动障碍以及将来可能正常化的运动发育落后应除外.这种障碍在不同程度上阻碍患儿日常生活的语言交流,使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直接影响患儿的认知发育和学习、社会交往的能力,是脑瘫患儿致残的重要原因.本文就国内外脑瘫语言障碍康复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从听力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发音器官功能障碍,交流意欲障碍等分析了语言障碍的原因。脑瘫儿童语言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构音障碍、语言发育迟缓, 并介绍了两种表现的诊断方法。语言治疗训练是脑瘫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共同组成脑瘫现代康复的三大支柱。根据评价结果,制定训练计划,对患儿进行综合性系统训练,使语言障碍的各个层面都能得到改善与提高。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言语训练和日常交流能力训练,同时介绍了国内的针灸疗法。
脑瘫患儿 语言障碍 临床诊断 康复疗法 针灸治疗
王晓震
广州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780-783
2013-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