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专业本科教学满意度调查及教学设置研究
目的:了解康复治疗专业本科毕业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及其对教学设置、教材选择等的意见和建议.探索适应中国康复治疗教育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康复治疗专业毕业生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没有及时回复问卷的毕业生进行电话访问,并提前准备统一的访谈内容及访谈稿,以保证实验的客观性和一致性. 结果:康复治疗专业本科毕业生对教学较为满意,达到中等以上水平(37分/55分);尤其是对实践课的满意度最高(7.0分/10分).在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毕业生最喜欢及教学效率最高的;在教材方面中,中文和英文的结合教材最为学生喜欢;在医学基础课程设置中,学生认为帮助最大的医学基础课程分别为人体解剖学(77%)、生理学(37%)、和内外科学(22%、19%).而帮助最小的医学基础课程分别为微生物学(44%)、免疫学(37%)、生物化学(32%)和组织胚胎学(23%).而在专业课程设置中55%的同学认为《治疗性运动》对工作最有帮助,其次为《运动机能学》和《肌肉骨骼系统康复学》,所占比例分别为35%和29%. 结论:中山大学康复治疗专业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材选择较为恰当,所培养的毕业生基本符合社会需求.然而,学生对教学满意度并未达到”非常满意”,对理论教学和综合能力培养的满意度较低.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应加强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多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病例讨论等的教学方法;并改善课程设置,专业课程选用英文原版教材配合中文教材使用,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均有益处.
高等教育 康复治疗专业 教学满意度 问卷调查
薛晶晶 肖灵君 燕铁斌 栾烁 黄美欢 涂平忠 胡雅涵 郑翔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科 广州 510120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827-832
2013-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