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脑梗塞后抑郁的位数关系和针刺干预

中风后抑郁状态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之一,因此能否在中风后进行早期预测和干预,直接影响到中风后遗症的康复。导致中风后抑郁有神经生物学因素,如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水平等,还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如社会支持和家庭关系等。在神经生物学因素中,有神经解剖和生理方面的改变。抑郁产生的解剖学基础为边缘系统、丘脑、蓝斑核的病变。下丘脑调节复杂的情绪,如愤怒、疲乏、性功能等;边缘系统与下丘脑联系,影响着相同的情绪和动机,如恐惧、暴怒、攻击、防御、性冲动等;蓝斑核从脑干向上达大脑皮层,影响睡眠、觉醒、情绪和记忆。抑郁的神经生理学基础主要为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A)系统的失衡。根据5-HT能神经元的神经解剖位置,在下丘脑、丘脑、基底节、边缘系统,特别是下丘脑幅区和杏仁核存在着某些主要的5-HT能通路。故抑郁的发生与不同部位脑组织的损伤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前部梗塞和皮质梗塞与抑郁相关,且病灶数目越多越易发生抑郁。 从中医角度来看,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神失常,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郁证初起,总属情志所伤,气分郁结,因此郁证患者的治则为疏通气机,这对于防止病情的发展,发生他病,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治疗时要辨虚实,实症以舒肝理气为主,根据病清分别配以行血、化痰、利湿、清热、消食之穴,虚证则益气血扶正为法。 针刺疗效差的患者,可以选着药物治疗,同时配合精神心理治疗效果更好。

脑梗塞后抑郁 位数关系 针刺治疗 疗效评价

唐胜修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星湖门诊部康复科,广西南宁 530021

国内会议

2013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届康复治疗学术年会

兰州

中文

1040-1042

2013-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