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家族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基因型和表型分析

目的:分析一中国汉族家族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家系的致病基因和相关临床资料. 方法:采用DNA序列技术对先证者(Ⅲ3)进行CACNA1S、SCN4A、KCNE3全基因组筛查,针对检测到的变异进一步检测家系中其它患者和无症状家系成员是否存在相同基因突变,经对临床资料分析以确定相关基因突变是否为致病性突变基因. 结果:先证者(Ⅲ3)及家系中其它患者(Ⅱ1、Ⅲ4、Ⅳ3)均检测到CACNA1S基因IVS25-194C/T突变,而无症状家系成员(Ⅲ1)未检测到该突变;该家系成员(除Ⅰ1)均检测到SCN4A基因IVS18-130G/A突变,该位点位于内含子区域且有症状和无症状家系成员同时出现:先证者(Ⅲ3)和无症状家系成员(Ⅲ1)同时检测到SCN4A基因外显子12区域c.1984G>A突变,系错义突变(V6621),但家系中其它患者(Ⅱ1、Ⅲ4、Ⅳ3)均未发现该位点突变. 结论:结合临床资料和生物信息学预测,推测CACNA1S、SCN4A、KCNE3基因突变均非该家系致病性突变基因.但该家系资料丰富了我国原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家系的临床和基因数据库.除KCNE3、CACNA1S和SCN4A基因外,中国低钾型周期性瘫痪家系可能存在新的致病基因突变,尚待进一步研究.

家族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 致病基因 表型分析 生物信息

张惠关 孙毅明 郑民缨 朱榆龄 操基清 张誉 李亚勤 邓琅辉 张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保健科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国内会议

第九届全国遗传病诊断与产前诊断学术交流会暨产前诊断和医学遗传学新技术研讨会

兰州

中文

101-102

2014-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