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粘膜下肿物的内镜及超声内镜特点分析
探讨消化道粘膜下肿物的内镜及超声内镜下特点。2011年4月-2014年4月消化内镜中心经胃、肠镜检查发现的消化道粘膜下肿物,使用电子环扫式超声内镜或微型超声探头进一步超声内镜检查,最终采用内镜粘膜下挖除术、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内镜全层切除术、胃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等方法切除粘膜下肿物共378例,均经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确诊.其中男193例,女185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55.8±10.3)岁.对瘤体进行内镜及超声内镜特征性分析,明确病变的部位、大小、起源层次、回声、回声均匀程度、生长方向等.研究表明,各种粘膜下肿物在内镜及超声内镜下有一定特点,超声内镜可明确消化道粘膜下肿物的大小、起源、回声、生长方式,但对肿物的形状及数量诊断有一定局限性,对消化道粘膜下肿物的诊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消化道粘膜下肿物 内镜检测 超声内镜技术 临床诊断
郭花 盛剑秋 金鹏 王海红 李娜 赵晓军
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科 北京 1007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9-120
2014-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