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D178N突变基因家族性致死性失眠家系睡眠多导图特征研究
患者于入院前3个月出现夜间睡眠差,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多梦、自语、伴近记J忆力明显减退。病情进行性进展,进行性智力下降,不认识家人,不认识路,并伴有幻视、幻听及妄想,认为家里来了小偷,要偷家里的鸡;睡眠中有摸索动作、自语,有时夜间睡眠时起床后反复开关水龙头,事后不能回忆。感觉怕冷,多汗。 FFI严重的睡眠紊乱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与丘脑的损害密切相关,PET显示FFI患者丘脑存在明显的低代谢,且这种低代谢在病程长的患者可扩展到基底节、外侧额叶皮层、尾状核和中下颖叶皮层。在FFI尸检最显著的神经病理改变是丘脑和下橄榄的严重萎缩,尤其是丘脑腹侧和背内侧核,病程长者可见大脑皮层,纹状体和小脑受累,但没有突出的海绵状改变。而fCJD178大脑皮层海绵化占主导地位。此外,FFI和fCJD178也有不同的PrPSc沉积模式。CJD沉积是全脑的,尤其在大脑皮质,而FFI的PrPSc沉积很少是全脑的,主要沉积在丘脑和边缘叶皮层。
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 D178N突变基因 临床治疗 疗效评价
詹淑琴 武力勇 丁岩 李宁 黄朝阳 王玉平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5-36
2014-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