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异常的分子病理机制

帕金森病(PD)为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传统认识上主要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姿势步态异常等运动障碍症候群为主要特征.帕金森病的睡眠症状包括睡眠片断、白天过度嗜睡(EDS)、睡眠呼吸障碍、不宁腿综合征(RLS)、周期性腿动(PLM)及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BD)等. 在比较伴有RBD与不伴有RBD的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现,伴RBD的帕金森病患者病程进展更迅速、早期使用多巴胺类药物治疗的剂量更大、运动并发症出现更早、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更常见,更易发生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减退。脑电图显示觉醒时脑电频率相对缓慢。这种有不一样的临床发病模式提示伴RBD的帕金森病很可能是帕金森病的一种特殊亚型,有其独特的发病机制。 己有研究证明食欲素在帕金森患者伴发RBD发病机制上发挥作用的研究,在Fronczek的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帕金森患者脑脊液食欲素水平下降,死后下丘脑食欲素能神经元数量丢失明显,且下丘脑食欲素能分布区出现路易小体。

帕金森病 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异常 食欲素 肿瘤坏死因子 临床病理

詹淑琴 丁岩 黄朝阳 王玉平 贾建平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37-38

2014-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