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儿童ALL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动态监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MRD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预后意义.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7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诱导完全缓解治疗第19天、33天以及维持治疗过程中的MRD水平,进行Kaplan-Meier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1)诱导完全缓解治疗第19天MRD水平越高,5年EFS率越低(x2=25.888,P<0.001);第33天MRD水平越高,5年EFS率越低,且MRD≥10-2组患儿的5年EFS率显著降低(x2=15.592,P<0.05).(2)维持治疗中监测3个月、6个月、12个月、2年、3年时的MRD水平,对于每个时间点均表现出MRD水平越低,长期生存期越长. 结论:动态监测MRD对患儿预后有极大临床指导意义,有助于实施个体化治疗。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评估 微小残留病 动态监测

卢愿 肖莹莹 仲任 孙立荣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血液科 266003

国内会议

第十七届全国小儿血液病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175-176

2014-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