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VLD诱导治疗初诊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样本研究
目的:本研究对高危初诊ALL患儿采用IDA联合V(长春新碱)L(培门冬酰胺酶/左旋门冬酰胺酶)D(地塞米松)诱导化疗,并与柔红霉素(DNR)联合VLD诱导方案比较,观察IDA在高危组诱导治疗中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本院初诊儿童高危组ALL33例,分别采用VILD、VDLD方案诱导化疗,对诱导缓解率(CR),MRD及感染发生率进行观察及比较. 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本院初诊儿童高危组ALL33例,分别采用VILD,VDLD方案诱导化疗,对诱导缓解率(CR),MRD及感染发生率进行观察及比较。 结果:33例患儿,男18例(54.5%),女15例(45.5%),中位发病年龄6.4(0.3-15)岁.IDA组20例,DNR组13例。初诊年龄及血细胞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V1LD,VDLD方案治疗初诊高危组ALLCR率、MRD及中位粒缺时间均无明显差别,但感染发生率IDA组明显增高,EFS仍有待于加大样本量长期随访观察。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去甲氧柔红霉素 化疗药物 临床疗效
杨文钰 刘晓明 戚本泉 阮敏 邹尧 陈玉梅 竺晓凡 郭晔 陈晓娟 王书春 常丽贤 刘芳 刘天峰 张丽 张家源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 天津,300020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222-223
2014-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