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例儿童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及其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儿科2001年5年至2013年8月收治的23例经病理确诊的儿童青少年H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等进行各组间差异检验. 结果:确诊病例共23例,中位年龄7.5岁,男女发病比例=6.7∶1,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分别占13.0%、26.2%、30.4%、30.4%;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NLPHL)1例(4.3%),经典型HL22例(95.7%):混合细胞型(MC)10例(43.5%),淋巴细胞为主型(LP)11例(47.9%),结节硬化型(NS)1例(4.3%);受累部位以颈部淋巴结最多见,其次依次为纵隔、腹腔及腹膜后、脾、骨骼、肺组织等,其中巨大纵隔肿块者2例;具有B症状者8例(34.7%).化疗2个疗程评估总有效率为100%,完全缓解(CR)率69.6%,部分缓解(PR)率30.4%. 结论:儿童霍奇金淋巴瘤预后相对较好,但Ⅲ期和Ⅳ期、合并B症状及大肿块或大纵隔肿瘤的患者复发率高,应依据疾病危险度分层治疗,以期更好的预后。
儿童霍奇金淋巴瘤 病理特征 临床治疗 预后因素
李学荣 王萌萌 姜健 仲任 卢愿 宋爱琴 孙立荣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儿科 266003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356-357
2014-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